2021年10月11 星期一 预警 水位 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description 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
政府网 听广播 看电视
云上丹江口 抖音 微视 微信 微博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以青春力量为全市守水护水事业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我市在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送”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作为一名青年一代的纪检监察工作者,我也深切感受到守水护水工作荣誉之大、困难之艰、责任之重。但我坚定地相信,我们正在做的这件事,一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初心如炬,点燃思源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干部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而我的理想和信念都诞生在这富饶的汉水河畔,一家三代人的历程都深深刻下了水的内涵。依稀记得,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三官殿街办蔡湾村的老队长,他当年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汉水河畔守山护林,他去世多年以后,保存下来一只陈旧的水壶,父辈们称它为“鳖壶”。爷爷跟我讲,当年他在守山护林的时候,就带着它在库岸边装满河水,渴的时候喝上一口,满口甘甜,他喜欢这份工作,因为他对这片湖水爱得深沉。如今这款水壶已是印迹斑斑,写满了历史的沧桑,但爷爷当年对汉江水的热爱和希冀却如同不灭的火,在我的内心萌芽、迸发、热烈。

薪火相传,昂扬守水斗志。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0年上半年,我家作为最后一批内安移民从原来172水位线下的旧房子,搬迁到了现三官殿街办蔡湾村财神庙移民安置点,母亲对住了40多年的家眷恋不舍,可父亲却说,我们舍弃的小家,却是在成就千千万万个“大家”。也就在那一年,父亲签署了搬迁协议,而我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住进移民安置房后,老家也被库水淹没,令人唏嘘。但四年的法学生涯并未熄灭我内心对家乡的热爱,毕业后我顺利地通过公务员考试回到了我魂牵梦萦的家乡工作。有趣的是,在进入检察机关工作后,我的工作之一是开展生态公益诉讼,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添砖加瓦,我想我应该算是继承了祖父辈的遗志,因为我和他们一样,同样也在为库区的生态公益贡献自己的力量。

笃行实干,践行护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2017年12月,恰逢监察体制改革,我转隶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市纪委监委。现如今的蔡湾村移民安置点在共同缔造理念的加持下,俨然已经蜕变成了大家眼中的美丽乡村,父亲母亲脸上笑意让我明白,他们并不后悔当年作出的搬迁决定。而更有意义的是,当下我市正在开展的正是全市守水护水的监督执纪工作,为全市守水护水工作保驾护航,这段与水的情缘如绵绵细雨,再次与我息息相关,滋润心田。做好全市守水护水工作,就是在为习近平总书记排忧解难、就是在为北上沿线8700万人吃水做好事做实事。同样,坚持做好守水护水的监督工作,我就为北上沿线的806位人民群众做了一件实事一件好事,保障他们能够吃上干净水、放心水,用实实在在的监督,真真正正践行护水事业。

年轻一代的我们,在面对时代的重任的时候并没有退缩过,那些顶着烈日,在库岸边开展清漂的小水滴里,有我们年轻一代的身影;那些穿着红马甲,在水库边清理杂物的志愿者里,有我们年轻一代的背影;那些佩戴党徽,奋战在守水护水监督事业的纪检监察干部里,同样有我们年轻一代的背影。

在这场守水护水的战斗中,我们都不是超级英雄,不过是在时代的号召之下,你出一份热,我发一道光,点点萤火汇聚成了璀璨的星河,在守水护水的事业上炽热地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坚实地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作者:余小飞)

欢迎关注水都网微信、微博、水都论坛微社区
  • 水都网微信公众号
  • 水都网新浪微博
  • 云上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