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 星期一 预警 水位 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description 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
政府网 听广播 看电视
云上丹江口 抖音 微视 微信 微博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官山镇加快红色美丽村庄建设

 
水都网讯(陶冶)今年以来,官山镇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深挖红色内涵,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乡村振兴一体推进,全力打造红色美丽村庄。
“2022年4月吕家河村红色美丽村庄正式开始建设,截至目前,红色历史纪念馆已经完成前期规划,正在按照计划赶抓工期。”项目负责人介绍。
官山镇吕家河村地处道教名山武当山南麓,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间文化生成、发展和积淀的区域优势,拥有均县苏维埃政府遗址、红军烈士墓、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家河民歌。全村以艾蒿产品加工销售、火龙果蓝莓采摘园、天丁种植、红色文化及吕家河民歌文化传承为主导产业。辖3个村民小组,386户1205人,现有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20人。
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挺进武当山区,创建了以均县(今丹江口市)、房县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据地,红色火种在十堰大地上熊熊燃烧。而武当秘境——御敕官山,则是鄂西北中华苏维埃第一面红旗升起之地;是一方历经沧桑,充满传奇的红色土地。

 
2008年5月,吕家河“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均县苏维埃政府旧址)被湖北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列为十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堰市市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丹江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丹江口市初心教育基地。2022年,吕家河村被列为全省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官山镇积极争取各方资金,以吕家河现有红色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展“红色旅游乡村”建设。
   一是梳理脉络展底蕴。通过多方考证,挖掘整理了贺龙、邓仲夏、柳直荀等红三军主要将领和纪大纲、李祥等丹江口市本地革命烈士红色战斗事迹,围绕革命战争时期、改革开放前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阶段,建设红色历史纪念馆,深入挖掘展示吕家河村及官山镇的历史文化。二是红歌民歌相结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家河民歌为基础,围绕红色主题进行填词编曲,唱响“吕家河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红色村庄”名片。三是党员带头倡新风。以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为契机,探索“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群众”四级联动机制,从遵纪守法、家风家教、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积分管理,定期评议奖惩,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支持村级事业发展,推动乡风文明和村庄治理。四是红绿融合促发展。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立足吕家河村产业实际,大力发展艾蒿、火龙果、蓝莓等产业,建立乡村集市,带动村民增收致富,让村民共享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红利,实现“红+绿”双色融合发展。
穿过正在建设的工地,新搭建的脚手架、粉饰一新的外立面、新整修的村庄……热闹的场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官山镇吕家河村以“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为标准,依托 “红色美丽村庄”项目,集中人力、物力对村内人居环境进行整治,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另外,吕家河村还修建集红色文化展厅和红色研学培训大厅为一体的综合楼1处,红色文化广场1处,红色文化记忆长廊1处,特色观光农业体验区1处。
项目建成后,官山镇吕家河村将带动周边群众大力发展红色经济、民宿餐饮等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通过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办好群众实事,着力把吕家河村打造为鄂西北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先锋村、样板村。
欢迎关注水都网微信、微博、水都论坛微社区
  • 水都网微信公众号
  • 水都网新浪微博
  • 云上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