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都网讯(王雅琼 彭金燕)走进均县镇莲花池村二组,在一片整洁开阔的晒场上,一摞摞堆放整齐的玉米在秋日阳光的照射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不远处,一位戴着眼镜的老人正低着头洗衣服,一只手吃力地揉搓,另一只没有手掌的胳膊僵硬地低垂着。他,就是贫困户朱吉有。
今年68岁的朱吉有,30年前因一场意外失掉了一个手掌,但是,他就用这样一副残缺的身体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血汗浇灌儿女长大成人。
2016年,体弱多病的老伴怀着对朱吉有的担忧撒手人寰,老朱家的扶贫干部和子女都劝老朱不要再干农活了,只管好生颐养天年,但老朱坚决不同意,他舍不得地里的20000余斤的玉米、3亩地的蔬菜、2亩地的红薯。那段时间,为了抢收玉米,朱吉有没日没夜地忙活,白天忙活着采收玉米,晚上加班加点脱粒,在机器的“嗡嗡”声中,一颗颗脱贫致富的“金豆豆”四处跳跃。有一天晚上,老朱正在脱粒,一颗玉米粒重重地砸进了老朱的左眼,火辣辣的疼痛感让他倒吸一口凉气。眼看着连阴雨将至,催要玉米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过来,朱吉有一咬牙,强忍着眼睛的不适,继续脱粒。一天,两天,三天------地里的玉米终于卖完了。
“只要能动弹,就不能成为国家的累赘!”2017年,朱吉有靠着自力更生的“倔”劲,终于实现了脱贫,人平收入达到了5612元,成为莲花池村脱贫致富的楷模。
“2018年我还养了50只鸡子,栽了3亩蔬菜,种了2亩玉米,勤劳地生金啊!”朱吉有朴实的话语蕴含着勤劳致富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