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邮箱:djksdw@163.com
电话:0719-5239269(投稿)5239262(编辑)
11月4日,深秋季节,走进蒿坪镇黑垭村3组,山坡上一片姹紫嫣红,沿着通村公路一路前行,大山脚下一片古老的村落近在眼前,村民刘胜红的家就在这里。
谈起建房经历,83岁的老汉刘胜红感叹万分,他经历了三次建房。三次建房,把他这辈子经历的酸甜苦辣都融了进去。
生活苦涩的年代,他搭过茅草房
刘胜洪出生于1933年,年少家贫,他带着两个弟弟一起过日子,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里,他和弟弟们日日吃不饱、穿不暖,寄住在自家小爹的家里。16岁,刘胜洪带着两个弟弟自己上山割茅草,盖了两件茅草棚,有了栖身之处。
“住茅草棚,最怕失火,遇到失火,全部都烧没了。遇到刮风的天气,屋里就不停地掉土渣渣。”说到住茅草棚,刘胜洪抱怨连连。
盖瓦房,娶媳妇儿
第二次建房,是与弟弟们的婚姻连在一起的。
黑垭村原本就偏僻,村民住在山脚下,就因为贫穷,交通不方便,人烟稀少,幸福指数更无从谈起,当时甚至还有人断言:住在这个“山头水尾”的鬼地方,男人肯定都娶不上老婆。
刘胜洪不服气,他17岁结婚,自己的小家一稳定,就考虑到弟弟们的婚姻。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不愁没房子住。
说干就干,他们兄弟几人,一起动手,大概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建好了三间瓦房。时值上个世纪50年代,大家在生产队里干活,吃大锅饭。
“为了盖房子,我向队里请了13天半的工,当时的工价是每天5角钱”,刘胜洪说,自己没日没夜的干活,想到能住上瓦房,浑身都是劲儿。
瓦房盖好了,全家人住得宽敞了,接下来,弟弟们也都娶到了媳妇儿。
新砖房,好日子在后头
瓦房一住就是几十年,期间,刘胜洪一天天老起来,“我以为这辈子就一直住瓦房了,没想到国家要给我们盖砖房”,老人告诉笔者,“我也想住砖房,自己盖不起,还是党的政策好,关心我们”。
全市精准扶贫工作启动后,刘胜洪被列入贫困户。目前,刘胜洪的新房子正在建设中,跟老邻居们的房子连片建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