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 星期一 预警 水位 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description 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
政府网 听广播 看电视
云上丹江口 抖音 微视 微信 微博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信义老兵熊明书守护英魂62载

75年前的一个夏天,他与战友立下“生死之约”后,便分赴两个区执行剿匪任务。谁知这一去却成永别。为履行承诺,1961年,他把家迁到战友合葬墓前。从那时起,他便践行着一个沉甸甸的承诺。62年来,他像珍爱生命一样守护着烈士的遗骸,表达着对战友的怀念之情,传承着不朽的精神。他叫熊明书,今年94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财神庙村一位新四军老战士。

1948年

战友不幸牺牲

“战友,我来给你们敬酒烧纸喽!战友,今天许多孩子陪我来为你们扫墓,我来给你们唱唱《新四军军歌》和《中原野战军军歌》!”说完,颤颤巍巍的熊明书用洪亮的声音唱了起来。唱毕,老人向高高的烈士纪念碑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不久前,熊明书带着祭祀用品,在儿孙的搀扶下来到遍布松柏的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蒿口村二龙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摸出一条毛巾,用颤抖的手轻轻地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泪水又一次模糊了老人的双眼。他神情凝重地弯下腰,将战友墓地周围的杂草小心翼翼地清扫干净。老人喃喃地说:“战友,我来和你们叙叙旧。老马,你还记得解放陕西平利县时,我负伤后你背着我走时的情形吗?小姜、小王,你还记得我们约好不管谁先死,活着的人要到对方家里看望他的父母,在墓前烧几张纸吗……77年前的5月29日,是大家初次相见的日子……”听着老人动情地叙述,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岁月。

1929年2月出生在原均县嚣川区李家湾村的熊明书,1946年春天,在武昌洪山参加了新四军。几个月后,部队3700余人参加中原突围来到武当山区。“当时,敌人在郧阳地区周边的几个县加上襄阳地区的两个旅,共有3万多人,差不多是我们的10倍。”熊明书说,当时土匪和国民党军队在均县人多枪多,占有很大优势。


熊明书清晰地记得,1948年7月17日清晨,均县独立营一个加强班14名战士在排长马军民的带领下,从刚解放的均县城前往六里坪,和六里坪区干队十多名战士,在六里坪老街宣传党的土改政策,被盘踞官山的国民党均县自卫团三营营长姚伯祥及九连连副姚善瑞部100余人分两路包围。经过激战,终因敌强我弱,寡不敌众,7名战士在突围中牺牲,7名战士被敌人俘获,其中4人在当天下午被敌人绑到六里坪村老街南坡谈家堡遭枪杀。另3名不满16岁的战士被押往官山分道观,2名被枪杀,1人逃脱归队。13名战士英勇牺牲后,当地群众将遗体匆忙就地掩埋。

次日,熊明书从浪河店剿匪回到县城,得知消息后悲愤万分,想着头天晚上还在被窝里说说笑笑和立下“生死之约”的战友,竟然遭遇了他最不愿看到的一幕。他想到实地探望故去的战友,但因战事频繁,加上军队纪律严明,他的愿望没能实现。没多久,他就随部队转战谷城、老河口等地,参加解放襄阳、抗美援朝战役,荣获三等功。

1961年

他把家搬到烈士墓前

在战斗中负伤的熊明书,于1953年光荣复员,转业到原光化县商业局工作。他回老家多方寻找到安葬在六里坪的8位战友遗骸。在光化工作的七八年时间里,每年清明节,他都以各种方式祭奠老战友。

远在外地工作,熊明书一直放心不下战友的墓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战友的怀念之情也与日俱增。1961年,熊明书经过一番思考,将家迁至六里坪镇财神庙村一组,在8位战友的合葬墓前盖起了房子。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能每天“见到”战友,并守护着他们的英魂。

1966年,因修公路需要,熊明书把8位战友的墓迁移到附近一个叫黄土堡的地方。1971年,因“三线”建设需要,要在墓地边修建停车场,8位战友的坟墓需要再次迁移。因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熊明书就用8个装手榴弹的箱子,将8位战友的遗骸装好,一箱一箱搬进自家大院,放在大门前,用席子和塑料布等遮住,并用石头和砖块压紧,以免刮风下雨被淋湿。

这一放,竟然放了8个多月。熊明书的老伴说,那几个月里,熊明书每天都要看几遍箱子,并不时和战友“说上几句话”。直到当年10月,高6米的烈士纪念碑落成,8名战友的遗骸才再次有了“新家”。

谁知,20年后,烈士们的墓地被一家铸造厂当做废煤渣处理场占用。熊明书随即和另一位老党员向镇政府反映要求迁坟。随后10年间,熊明书多次致信各级民政部门,并找到媒体呼吁。

“这些烈士都没有后代,不管怎么样,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让8位战友能有个安息之地。”经过熊明书的不懈努力,2002年,六里坪镇党委、政府号召当地党员干部及各界人士,募捐10万余元,最终将8名烈士的坟墓迁移到二龙山革命烈士陵园,并修建了6.8米高的烈士纪念碑。修建之后的烈士陵园内,高大的墓碑上刻着战斗的经过和烈士们的事迹,碑体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金色的大字耀眼夺目。熊明书与村民们还在烈士墓周围栽种了一些松柏树,日夜陪伴着烈士们的英灵。

62年来

他从未间断为战友扫墓

62年来,清明节扫墓、农历七月半祭奠、农历除夕送亮……熊明书每年都坚持做到。平时一有空,熊明书就会骑着自行车来到离家7公里外的烈士陵园,再步行几百米的山路到墓碑前走一走、看一看,给烈士墓除草,坐在墓地边的台阶上,点起一根烟,边抽边和战友“拉家常”。

每次下大雨后,熊明书总是放心不下,都要到墓地前看看坟墓有无受损,一旦有垮塌,他都会动手修好,坟边有杂草和垃圾,他会立即清除。熊明书的二儿子熊国林告诉我们,前些年父亲每年都要到墓地去10次以上,这几年年龄大了,路程又远,但每年至少还要去三四次。“前段时间,还让我们陪着他到住在六里坪镇张家河村的老战友家看望拜访。如果他生病住院了,便吩咐我们去为烈士扫墓。”熊国林说。

“以前年轻时,每次一想到这些战友,就会动手记日记,后来一场大火把我的日记本和战友们的合影照片等物品都烧毁了。”提起这些,熊明书有些伤感。近年来,熊明书的身体每况愈下,听力也下降了,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这些战友,时常和子孙们讲述与战友并肩战斗的故事。并告诉自己的后代,将来有一天自己不在了,子子孙孙都要接力为这些烈士扫墓。

熊明书告诉我们,近年来,每逢清明节,镇、村党员干部、共青团员和村小学的小学生们都会到烈士墓前向烈士敬献花圈,他会对前来扫墓的师生们讲述战友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故事,勉励学生们缅怀先烈,好好学习,不忘初心,报效国家。

熊明书履约守信为战友守墓的精神深深感染着他的家庭成员。熊明书目前四代同堂,家庭成员共32人,有6人参军服役,在当地被称为“军人之家”。



欢迎关注水都网微信、微博、水都论坛微社区
  • 水都网微信公众号
  • 水都网新浪微博
  • 云上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