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 星期一 预警 水位 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description 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
政府网 听广播 看电视
云上丹江口 抖音 微视 微信 微博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六届丹江口市道德模范



诚实守信



王成萍
 
不忘初心诚信经营  独具匠心中国制造
诚信经营稳扎稳打,与时俱进敢为人先
雅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经营规模,与王成萍的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胆识也是分不开的。
几年前,雅居还是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窗帘店铺,家装队伍也是游击队班子,在党和政府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的感召下,使她更加坚定了经营决心,提高思想认识,打破了思想顾虑,她深深认识到在经营中要学本领,长知识,有作为,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才有大发展的思路。说干就干,于是她开始学习与整体家装有关的知识,并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开创了雅居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将家居中的精美与优质做到了共存,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凭借诚实守信的良好口碑,将雅居装饰做到了现在这个规模。
雅居装饰成立后,2016年元月荣获十堰市“先进家装企业”,2016年2月被推选为“丹江口市企业促进会会长单位”,2016年9月被推选为“丹江口市装修行业协会会长单位”,2016年10月荣获“丹江口市水都创业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12月被市政府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7年10月被丹江口市工商局授予“放心消费示范单位”。王成萍在生产经营中,切实加强行业自律,执行物价规定,坚持明码标价,倡导明白消费。本着诚信立身,守信经营,忠于品质的原则。坚持以“诚信为本,顾客至上”为企业发展的主营思想,得到了水都百姓的认可,雅居装饰也成为了丹江口品牌装修的代表。
以信誉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
雅居装饰成立于2015年,开业至今已经服务了近千名业主,样板房遍布水都各大小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新时代新风气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发展各行各业,日渐新颖的行业越来越多,诚信是雅居在日渐增加新兴行业还能在老产业中屹立不倒的重要条件,王成萍自1999年创立雅居品牌以来,以物美价廉为基础,以优质服务为依托,赢得同行人士和广大顾客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对业主们,她要求坚守“精品,人品同在,诚信,创新永恒”的企业理念。为客户解决如何省时、省力、省心、省钱等问题,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一心一意为客户服务。对每笔业务都严格要求,并按规定与业主签订施工合同,以用户需求为第一,同时严格把控施工周期和产品质量,每一户都做到如期交付。并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客户提供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解决了许多客户的后顾之忧。
对员工们,她提供平台,筑巢引凤,吸纳了一批优秀的员工加入,同时完善相关福利待遇,解决了上百人的就业问题,有一次,一个员工家里出了急事,急需用钱,她立马联系员工答应他可以提前预支工资,及时有效的解决了员工的燃眉之急。她还为每位员工都购买了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等。让员工老有所依,活得有尊严。
对合作伙伴们,她要求每月都与材料供应商们一一进行对账,账面要求不差一分一毫,材料也都往质量好的选,六年来从未恶意拖欠过任何一家供应商货款,在供应商之间也留下了广泛的好评。
扶贫帮困,共同富裕
有国才有家,王成萍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组织的支持,群众的帮助,长久的发展是很困难的。多年来她始终没有忘记组织提出的“大户帮小户,富户帮穷户”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号召,扶贫帮困、助人为乐、宽厚待人。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四年举办装修行业协会“精准扶贫”公益活动,每年捐献1万元以上善款给贫困村户,并积极参加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倡导的“千企帮千村”活动。2016年12月,慰问8.5洪灾留守儿童;2017年9月30日,为工商联扶贫村蔡坊沟村带去1万元帮扶基金;2018年2月7日,积极响应政协的号召,来到官山镇杉树湾村,对因病致贫的困难户及留守儿童送爱心,送温暖;2018年9月份,均县镇蔡坊村,为支持该扶贫车间的建设现场捐赠10000元。
王成萍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和不断上进的学习精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为推动丹江口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解决了上千个家庭的温饱问题,给上千人带来了就业机会。
 


朱秋莲

朱秋莲:于无声处演绎精彩道德之歌
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祥云大道旁的热加工处理园区,有一座颇具现代气息的铸造机加规模以上企业,厂区内叶绿花红,花草繁茂,鸟儿欢唱,清洁靓丽,没有一点过去铸造企业脏乱黑的印象,而更像一个花园式的生态加工企业。车间内两条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人们正热火朝天铸造、加工、装配着汽车差速器,减速器总成及各种精密底盘零部件。这就是十堰瑞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谁也没有想到这家企业的“掌门人”原来是一个正当壮年的巾帼妇女,她就是该公司董事长朱秋莲,又是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区妇联主席。
讲坛教书---下海经商---兴办企业---基层妇联。今年55岁的朱秋莲走过的是一般妇女难以想象的艰辛创业之路。1983年青春靓丽的朱秋莲毕业于家乡黄石市大治市中等师范学校,被分配在家乡一所小学当教师,但不甘固守“铁饭碗”的朱秋莲决定下海拼搏一把,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女孩和男孩一样可以经商办实体经济。但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后,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端,非要到商海里吃苦受累。她也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深知一个女孩创业不易。但天资聪慧,身材高挑,长着一双聪慧大眼睛的姑娘走出了令人羡慕的教师岗位,在湖北省大治市租了一间小门面,经营起汽车零部件销售。1996年她认为汽车零部件销售大有前途和发展空间,便又从家乡转到武汉大都市经营起汽车零部件批发业务。2005年她又从武汉市转战到汽车之都十堰市经济开发区专营汽车底盘、差速器、制动器等零部件批发。几年后,朱秋莲攒下了几百万的资产。2009年,她带着淘到的第一桶金,来到丹江口市六里坪工业园区,在一片平整好的30亩荒岗上创办了自己的十堰瑞锦重卡零部件公司。创业路上永无止境的朱秋莲并不满足年产值6500万元的现状。随着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越来越严,企业必须在生态环保上提档升级,于是在2017年7月,朱秋莲又投资1.5亿元在热加工循环产业园又成立了十堰瑞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生态无污染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改造。该项目占地58亩,建设厂房26000㎡,购置热处理新设备40台(套),引进新型混砂、造型、抛丸全自动铸件造型生产流水线,主要产品为汽车差速器、减速器总成及各种精密底盘零部件,产品畅销国内60余家经销商,同时与五家东风所属公司及其他省市汽车主机厂家配套供货。
在脱贫坚攻千企帮千村行动中,公司参与千企帮千村对口公益帮扶丹江口市均县镇蔡方沟村。为了让当地的姐妹们能够在家门口找到稳定的工作,公司为当地的贫困户提供了180多个工作岗位,吸纳贫困人口就业50余人,朱秋莲的公司被丹江口市政府确定为“丹江口市扶贫就业基地”。朱秋莲的口号是:用工一名,脱贫一户。为了提升园区姐妹们的技能水平,经常组织姐妹们参见技能培训,倡导姐妹们爱岗敬业。组织“爱心妈妈”“爱心企业家”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20余人次。
2020年的新春佳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置于灾难的危机,全国所有的企业停工停产,所有的人员被迫居家隔离。
2020年1月21号,朱秋莲和大家一样,不管有钱无钱都得回家过年。当她回到武汉妹妹家时,妹妹就跟她聊起武汉“新冠肺炎”之事。当即朱秋莲和爱人商量,赶早回老家去看看双方的父母,然后速回公司。23号朱秋莲和家人顺利返回了公司,随后的日子里,疫情越来越严重,蔓延到了全国各地,朱秋莲属于返汉人员,要自动隔离14天,于是朱秋莲全家就在厂里隔离,她每天都在关注疫情情况。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习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灾难之下,没有哪座城市能成为一座孤岛,举国上下在党中央的号令下迅速投入到抗击疫情之战役,数万名白衣天使奔赴最危险的一线,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许许多多的企业和个人慷慨解囊,无私援助。更有无数的普通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小区里、在生活的每个空间...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一点一滴的奉献。每每看到屏幕上一副副画面时,朱秋莲总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感动不如行动。
有国才有家,国难当头、人人有责,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于是朱秋莲尽最大所能捐款、捐医用物资共计5万元左右。
在这期间,她听说当地农民的蔬菜因受疫情影响都滞留在地里无法销售,还影响春耕春种,朱秋莲便在企业家协会微信群里向女企业家发出《病毒无情,我们有爱,帮帮这些菜农度过难关吧》的倡议书。随即她带头捐款,组织园区女企业家们发动园区的企业捐款共计5.6万元。
于是,后面的一个星期,朱秋莲和园区的姐妹们带着大家的爱心款和愿望去完成使命。将农户的新鲜蔬菜、鸡蛋、猪肉收购过来,再送往奋战在一线战斗的白衣卫士、人民警察、卡口值守的党员干部、驻村扶贫干部、村居志愿者、居家防控的贫困户。虽然疫情期间让很多人无聊和恐慌,但朱秋莲却过得充实和有意义。
3月12号,朱秋莲的公司是当地第一批复产的企业,公司复工以来,她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复产,在市、镇两级政府的指导关心下,积极筹备防疫物资,第一时间复工复产,不裁员,不降薪,积极响应号召。解决贫困户就业,今年公司在原有的岗位上又安置了50多位贫困户到公司就业。
作为一名妇联主席和企业负责人,朱秋莲竭尽全力来经营好企业,同时还会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朱秋莲利用“微信女子课堂”,引导园区暂时性失业的姐妹们开展“地摊经济”生产自救,带领她们先出来摆摆地摊,渡过难关,生存下去,等疫情过后经济恢复正常,让她们再回到原来从事的岗位上班。
通过朱秋莲的努力,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和实际成效,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也得到各级政府和妇联的认可,朱秋莲先后荣获“全国女性创业标兵”“湖北省巾帼创业最美企业家”“湖北省最美妇联人”“十堰市五一劳动模范”“十堰市三八红旗手标兵”“丹江口市五一劳动模范”“丹江口市优秀妇联工作人员”“丹江口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最美水都人”等国家、省、市、县等各级荣誉,
十堰瑞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先后荣获“丹江口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十堰市非公企业工会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先进企业”“慈善公益之星”等荣誉。
朱秋莲在充分发挥园区妇联之家的作用中,不断为园区的妇联引进新理念,注入道德新活力,建好“微信女子课堂”,讲好巾帼英雄故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妇女群体的需求,定期组织园区姐妹开展宣讲活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姐妹们懂得“利他之心”的美德,与人为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带动更多妇女姐妹共同发展,共同致富,争做诚实守信道德模范人。
朱秋莲就像秋天盛开的莲花那样美丽,那样芳香。在市场经济大潮和道德引领中,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贡献自己的才干和力量。

见义勇为



石秉成
鲐背不忘初心 热心铸就军魂
满目青山夕照明,伏枥仍存万里心。石秉成,丹江口市均州路办事处迎宾桥社区居民,中共党员,1931年11月出生,1949年参军,曾供职于湖北省公安厅内卫三团。
鲐背之年的石秉成依然满怀赤诚的初心和使命,发挥见义勇为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
年少从军  立志保家卫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1949年,十八岁的石秉成参军到了部队,扔下少年心,负起钢铁志,艰苦的环境,刻苦的训练为他锻造了一副钢筋铁骨,军人钢铁般的血性,锻炼出了克服困难的能力,回忆起在部队的日子,石老仍然记忆犹新,军旅生涯中难走的路、难过的坎,是苦难后的涅槃重生,是焕然一新的自己。提起抗美援朝战争,石老更是心潮澎湃:“克服了这么多困难,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真的非常了不起!” 也正因为有着如此丰富、跌宕的人生经历,如今的石老是一个特别知足常乐的人。
移民搬迁  支持国家建设
1954年,石秉成复员回家,回到地方的石秉成辗转多次后加入到湖北省公安厅内卫三团开展工作,到了1964年,石秉成心系家庭,决定回到农村照顾孩子,回村后的石秉成还继续保持着一名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不辜负党和军队的培养教育,投身于服务群众的行动中。到了1965年,国家实施了丹江口水库第四批移民搬迁,石秉成所在的村组也出现在搬迁移民的名单中,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他说服家人积极响应,说搬就搬,由当时的均县搬迁到了宜城,不仅自己主动搬迁,石秉成还主动向村里人宣传国家的政策,号召大家支援国家建设。
军魂永在  坚守初心不改
2019年11月28日,对石秉成来说,和往常一样是个普通的日子。天气好的话,老人每天都要沿着沙沟河步行道散步,不知不觉的,老人来到了汉江集团电化公司二分厂外,听到一阵阵刺耳的声音,虽然已退休多年,但凭借着在内卫部队千锤百炼的警惕性还是让老人觉得有异常,走近后他发现犯罪嫌疑人胡某正在该厂围墙内盗窃铁水管。
“你在干什么?”石秉成的出现吓了胡某一跳,他停了下来,仔细的打量着站在围墙外的人:一位看起来上了年龄的老人。“老不死的,多管嫌事!” 胡某听见制止声后遂即翻出厂区围墙。
“你在盗窃国家财产!”石秉成一身正气的喝道。
“老子干了,你能咋的呢?”胡某嚣张的说道。
“走,跟我去派出所。”说着就要将胡某扭送到派出所。
这时胡某有点慌了,他看着迎面而来的老人,感觉老人的气势就如同上战场的士兵,不行,要赶紧跑。扭身就想跑。
而此时,石秉成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老人一出手,就扭住了胡某的胳臂,“还想跑,能跑哪?派出所才是你该去的!”
此时此刻,胡某才知道今天自己遇到了一位厉害的人,他想尽办法要脱身,不惜对石秉成进行殴打,老人家一声不吭,紧抓小偷不放,奈何,毕竟上了岁数,还是让胡某跑了,石秉成也受了伤,左侧桡骨远端及尺骨茎突骨折。2019年12月9日犯罪嫌疑人胡某以涉嫌抢劫罪依法逮捕,2020年1月初,石秉成被授予“丹江口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这位九旬老人接到荣誉证书时,情不自禁的说:“我1949年参军,在部队的日子是我最怀念的,是党和部队培养了我,在党的领导下,现在的幸福来之不易,更要传承先辈们的奉献精神,这一切都是身为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不论身处何地,我都会让党和部队放心。”
 


熊高华
 
个人事迹材料
熊高华,男,1963年7月出生,200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丹江口市税务局均州税务分局税收管理员。作为一名参加工作40余年的老税干,他始终牢记从税初心,在税收管理员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职责使命。作为一名入党20年的老党员,他始终心系人民,谨记入党誓言,在突遇女童落水的危急关头,不顾身患重疾的身体情况,纵身跳入水中,竭尽全力成功救助一名落水女童,事后不计名利,悄然离去,彰显了一名老党员见义勇为和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和责任担当。
“把孩子照顾好”
8月12日晚8时许,熊高华带着儿子在丹江口大坝下散步纳凉,受连日暴雨影响,丹江口大坝开始泄洪,壮观的景象引来了群众纷纷观看。当熊高华行至江边,看到前方人群骚动,依稀听到“有人落水了”的喊声,他赶忙上前一探究竟。分开人群,熊高华只见坝前翻滚水浪中若隐若现有孩子在挣扎,当时河水又深又冷,浪大水急,一时竟无人敢下水营救。57岁的熊高华顾不得多想,也全然不顾自己身患重疾3年多虚弱的身体,穿着身上的衣服和鞋子就纵身跳入水中。
甫一入水,熊高华就被急浪冲倒,他一边克服急浪冲击,一边奋力游向孩子,好不容易在接近的瞬间一把抓住了孩子,带着孩子朝岸边吃力地游去。在众人的帮助下,已有些精疲力竭的熊高华终于带着孩子上了岸。由于救援及时,落水的女童只是受到了惊吓并无生命危险,见此状况熊高华赶紧把孩子交给了惊魂未定的孩子妈妈,只轻声交代一句“把孩子照顾好”,就带着在一旁焦急等待许久的儿子,浑身湿漉漉地离开了。
“请你们一定帮我找到他”
“您好,我想请你们帮我找一个人,50多岁,中等身材,头发有些稀少。”
9月7日一大早,一名50多岁的男子和一名年轻女子来到丹江口市税务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朱延明的办公室,希望能帮助他们找到26天前在丹江口大坝下救起家里落水孩子的恩人。
“感谢组织培养了这么好的干部,请你们一定帮我找到他。”据了解,眼前这名年过半百的男子姓郑,
正是当日落水孩子的爷爷,女子姓郭,是落水孩子的妈妈。郑爷爷一边感谢一边叙述着当日的情形:“当时天太黑,情况又紧急,我们只记得恩人的大致模样,姓甚名谁都不清楚。一家人四处打听了快一个月,才听说是名税务干部,就找到您这里来了。”根据郑爷爷的描述,丹江口市税务局党建工作股迅速拟定了一则寻人消息发布在系统工作群里,号召全系统干部职工提供线索。这一招儿果然奏效,当天中午就有知情人提供了线索。后经反复核实,锁定勇救落水儿童者是丹江口市税务局均州税务分局的熊高华。
“这么小的事情,我都快忘了,没想到他们还在找我。”面对同事的询问和赞扬,熊高华有些不好意思。
得知救命恩人找到了,郑爷爷一再请求朱延明,想和恩人见面致谢。
“这是我的本能”
9月7日下午,坚持不懈寻找恩人26天的郑爷爷和郭女士终于见到了熊高华,他们激动的拉着熊高华的手连声道谢:“我们四处打听您的名字,将近一个月了,终于找到您了,太感谢您了!”
“遇到这样的事,我一定会去救的,这是我的本能,也是我作为一名老党员应有的担当,只要孩子没事就行。”面对孩子家长的连声道谢,熊高华语气坚定地说。“当时水浪太大太急,再来一个大浪,孩子就会被冲的更远,情况就更危险了。”回想当时的情景,熊高华还心有余悸。“我上岸后,儿子边帮我擦拭身上的水边说,我爸爸真是个大英雄。我觉得很欣慰,也希望孩子记住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并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
“我和高华共事30多年,他一直是一个热心快肠的人,2018年5月,他罹患高危险度空肠间质瘤,做了个大手术,切除了肠道近3斤重间质瘤,手术后常年吃药,目前正在恢复期,身体非常虚弱,这次危急关头,他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孩子,他说这个是本能,可是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那一瞬间本能的背后却是舍生忘死的勇气和一个党员长期以来形成的心系人民、无私奉献的信念,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朱延明在听完事情经过后感慨地说道。
大爱无声,行胜于言,熊高华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名税务老党员无私为民的初心和直面危险的勇气和担当精神。他常说,“虽然我的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如从前了,但是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去救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是我的本能。”朴实的话语,却蕴含着坚定而执着的信念。
 
敬业奉献
 


耿荣发

汉江集团公司耿荣发事迹材料
第一部分 人物身份简介
耿荣发,男,中共党员,汉江集团丹江口电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事迹概括: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用精益求精的追求和最朴实的行动,脚踏实地践行着“工匠精神”。
第二部分 事迹详细内容
耿荣发同志一直根植生产一线,依托所学和专业特长,围绕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生产率、能源利用率、绿色、安全生产能力等发面, 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技术装备革新、技术改造优化、新技术成果运用等工作。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逐步成为公司机械技术方面的专家能手,成为年轻一代技术人才中的佼佼者。多次被公司指定为技术骨干、核心、专业组带头人参与公司大型工程项目建设和专项技术攻关。
技术为本 精益求精 展现当代工匠精神
在工作中最难得的是一份做事的尽心,一种做好的决心,一颗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努力将事情做到最好,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精神,这就是很多人所追求的“工匠精神”。
2014年,在经历了公司重组新厂建设、陕西府谷战略发展新厂建设两次大发展之后,耿荣发作为核心技术骨干、专业组带头人,又完成了公司电石炉升级改造及炉气综合利用项目。实现了公司产业升级,构建了循环经济体生产模式,公司产品吨单位成本也得到了265元/吨的降低,以此也提高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公司应对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打下了坚实基础。
面对技术难题,耿荣发有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劲头。特别是在遇到瓶颈时,他特别喜欢“啃硬骨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他负责的主体设备改造项目,因一些设备存在设计缺陷,若不解决会对改造后提升装备生产能力带来一定影响,他毅然带领技术人员在收集大量运行数据的基础上,反复论证推敲、模拟试验,最终其设计的小尺寸U型下料嘴、单层烟罩水路结构、电极一进一出式供水结构等优化和弥补了电石炉装备厂家设计缺陷,改变了装备制造厂家该技术上在30000KVA以下电石炉运用的不可能和传统电炉设计认知。该三项技术的运用,提高了装备的稳定性和合理性,为之后电炉稳定、高质、高产创造了有力条件和保障。
他热衷于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活动,经常深入一线与一线工人进行讨论和研究。2014年至今其先后参与五小及QC活动16余次。2016年更是被选定为公司劳模工作室核心骨干成员、技术组专家,全面参与和推动公司技术改造、合理化建议、职工创新活动。
勇于实践 开拓创新 助力公司降本增效
在积极参与一线技术创新活动同时,作为生产技术部负责人,他还肩负着公司重大技术革新、装备升级、项目开发和新技术运用等涉及公司长远发展战略谋划任务。2017年在对行业装备发展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其向公司领导建议引进自动出炉机械人实用型专利技术,以降低出炉作业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降低出炉环节材料消耗,同时推荐引进净化灰回收利用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应对公司所面临的严峻环保形势。经公司审议领导同意并决定,由其负责该两个项目的考察、技术论证、方案起草和实施。经半年的适应性使用,出炉机器人可靠性性和实用性得到了验证,并于2018年公司4台电石炉12个出炉口出炉工艺实现了机器人全覆盖,达到了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安全风险目的,每年还为企业节约了102万元的出炉材料消耗。同年5月,净化灰回收利用项目投入使用,系统稳定可靠。该系统运行使公司全年9000余吨固废余热能到了充分利用,全年为公司节约兰炭1400吨,折合经济价值128万元。通过回收焚烧实现了电炉净化尾料灰无害化处理,同时残渣可直接用于建筑材料制造。两次建议两次成果均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耿荣发同志在注重公司提高公司装备水平、提高安全生产能力、提高生产率,同时在项目开展和建设中利用自己专业特长和所学,多次提出:利用旧设备通过技术改造后再利用,以降低公司建设成本。2014年至2019年其先后建议并后完成了石灰窑除尘改造建设、上料系统除尘器改造建设、破碎包装线除尘器改造建设、主厂房上配料系统除尘改造项目。累计为公司减少建设投入120余万元,并取得了很好的环境治疗效果。
路上艰辛,有恒则成。多年来耿荣发同志始终保持一颗初心,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在公司项目开发与建设、技术改造、新技术、新装备引进与运用等方面对公司发展所作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长江委“优秀共产党员”、十堰市“优秀中青年拔尖人才”、汉江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青年岗位能手”、“十佳员工”等荣誉称号。



严峰
洒遍热血除黑恶 燃尽生命铸忠魂
严峰,男,1975年1月出生,丹江口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扫黑办主任,2020年4月27日因积劳成疾,突发疾病,英年早逝,将45岁的生命定格在扫黑除恶征途上。
对于自身,他身患疾病,却为工作多次推迟检查治疗,扫黑除恶保百姓平安;对于工作,他是冲锋在前、无私忘我的“拼命三郎”;对于群众期盼,他是不忘初心,勇于担当的人民卫士。他把忠诚镌刻在政法事业洪流中,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入党时铮铮誓言。
生命倒计时的24小时
4月26日,严峰去世的前一天。连日的工作让他感到胸口隐隐作疼。上午,他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下,才被“押到”医院看病,正准备做检查时,接到了下午到十堰汇报案件的电话通知,于是匆匆到药店开了点儿胃药,赶回单位准备材料,中午饭也没顾上吃几口就赶往十堰汇报案件,下午5点20 又急忙赶回参加组织部的一个会议。6点多又回单位和同事一起商议政治安全工作,直到晚上7点半忙完全部工作后才回家。妻子见他疲惫的样子关切地问他情况,他说感觉很累,想歇一会儿,可刚进房间就打开电脑开始看材料,忙到8点半才吃了几口饭,还自言自语说明天要下乡。中途妻子催促他睡觉,他感到胸口不舒服便喝了两颗胃药,一直工作到11点半才睡。27日早上,他突然浑身抽搐并失去知觉,妻子迅速拨打120,医院经过努力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他是累倒的!”回忆起从大年初二坚守小区防疫值守到恢复上班为扫黑除恶工作全力奋战的点点滴滴,市委政法委干部秦文哽咽许久后,咬出了五个字。他还记得去年8月份的一次工作间隙,严峰曾说后背心有时隐隐作疼,同事、医生和同学都劝他做个全面心脏造影,但当时正值扫黑除恶的关键时期,又是两起涉恶案件的攻坚阶段,他说等忙完了就去……
扫黑除恶的“拼命三郎”
20余载扎根政法事业,他从人子变为人父,从一名检察官变为指挥员,从事业建设者变为工作推动者。时光流逝,初心不改,他时刻把公平正义放在心头,把忠诚坚守融入灵魂,把责任担当扛在肩上。
严峰深谙法律政策,总是第一时间学习领会上级最新精神和决策部署,是公认的扫黑除恶“行家里手”。2018年6月,严峰带领同志们成功侦办石鼓镇贾寨村离任村书记熊某伟存在涉恶犯罪,并于同年冬严厉打击了丹江口市首个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彻底解决了老城区改造顽症,极大震慑了开发建设中的抢房乱象。
一路艰辛,一路荣光。自2018年1月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丹江口市扫黑除恶工作专班累计侦办涉黑涉恶案件78起,刑事打击192人,打掉涉恶犯罪团伙22个、集团2个,已判决恶势力案件4起17人。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严峰和团队披荆斩棘、日夜奋战的忙碌身影。在他的倾力奉献和积极参与下,丹江口市的涉黑涉案案件逐年呈下降态势,实现了涉黑涉恶新增案件零发案。
鏖战70天的战疫先锋
2020年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组织一声召唤下,严峰临危受命,担任居住的嘉和新村小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妻子担心他的身体承受不了,他却坚定地说:“抗疫是大战,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怎能退缩!”
防疫任务繁重而紧迫,严峰不仅带头值守,还负责小区消杀防疫、入户宣传调查等工作。因为每天疫情调查统计要打印材料,家里电脑和打印机成了他“亲密伙伴”。妻子当时还打趣地说,他陪电脑比陪家人的时间还多。2月14日,正值抗疫胶着状态,扫黑除恶又提前“复工”,严峰把家当成了扫黑办和小区防疫指挥所,在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之间“双线作战”。战疫的60多天里,一家人在他的影响下,也成了战疫一线的“夫妻档”、“父子兵”。单位号召捐款时,他第一个响应,而小区支部给他申报防疫先进表彰时,他却再三推脱:“把荣誉让给年轻同志吧!”小区里他还带头倡议捐赠物资并组织发放,社区要给他报表彰时,他又推让给了其他党员。在小区抗疫的路上,严峰已化作了一道最亮的光。
熟悉严峰的朋友介绍说,疫情期间他两个月都没回过父母家、没陪父母吃过一顿饭,父亲高血压发病住院,他白天分身乏术没法照顾,只能晚上打电话问候,还悄悄找医院朋友寻方问药。3月23日,严峰的岳母因病去世,他悄然处理完后事,第二天又按时出现在机关收心会的会场。
在繁重琐碎的抗疫之余,严峰还在社区开展社会治理调研,为全市“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方案的起草,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翻看大坝办事处疫情防控档案,严峰同志的评价表上这样写道:作为临时支部书记,他抓牢防流动和防输入两个关口,率先建立了支委—党小组—楼栋长—单元长—骨干党员—志愿者体系,组织入户10次,自行印制宣传单600余份,投入抗疫物资2000余元,摸排群众2500人次,确保了小区104户285人的健康安全,嘉和新村被评为“无疫小区”……
朗朗乾坤、岁月静好,并不是理所当然,而是有人在默默负重前行……
 


张正伟
 
热血警魂铸就抗疫盾牌  深情战友续写袍泽之谊
张正伟,男,出生于1975年9月,中国共产党员,大学文化,现任丹江口市公安局监察室副主任,家住丹江口市均州路办事处迎宾桥社区。
1月31日,他用一抹“藏蓝”铸就“抗疫”盾牌。心忧全市防疫物资紧缺,动员战友捐赠3万余元防疫物资。其事迹被人民公安报和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铁警亦有柔情时
根据迎宾桥社区卓丽雅小区临时党支部的安排,张正伟每三天要对小区的3栋楼进行一次全面“消杀”。 3栋楼都是7层高 的老楼房,没有电梯,台阶又窄又陡。每次消杀他要背着30多斤重的消毒水,认真地逐层进行灭杀。每次消杀完毕,他都累的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他笑着说,我这个工作算是最划算的,一边工作一边还锻炼了身体。
张正伟还负责小区52户,148人的健康登记排查工作,入户时看到有的老人缺少温度计,一些群众买不到口罩,他都会自费为他们购买。大家给他钱时,他笑着说,大家少出门、不出门就是对我工作最大的支持。他建立了楼栋微信群,每天居民上报健康情况和生活需求,都第一时间回复,想办法解决。在他的感召下,一些居民报名要当社会志愿者,自觉打扫楼道卫生。迎宾桥社区成为了丹江口市第一批无疫社区。
“叮~”一声清脆的手机铃声,张正伟拿出手机一看,微信群里有人艾特他:“张主任,有人在吵架,好像在撕打,你赶紧来看看!”正在吃午饭的张正伟放下饭碗,戴上口罩,带上防疫装备,赶到事发居民楼,老远就听见楼上摔东西的声音,女人、小孩的哭声。张正伟冲到楼上,屋主迟迟不开门,他只能在门外进行劝解。门终于打开了,夫妻还互相抓住对方的衣领不松手,口口声声说要离婚。张正伟及时制止双方过激行为,并安抚双方情绪平静下来。对小夫妻俩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讲清家庭和睦的重要性。一番劝说,当事人认识到了错误,表示以后和睦相处。处理完这件事,刚走到楼下就遇到70多岁的纪大娘采购生活物资回来,他忙帮老人提着东西送回家。就这样,张正伟这顿午餐变成了晚餐。
严防死守无缝连接
为给生病的同事顶班,张正伟的防疫阵地转移到了汉江大桥的东卡口执勤点。
张正伟的值班时间是早上6:00—12:00。汉江大桥的卡口点离城区有6公里,每天早上5:30他要出门参加防疫。卡口点地处城郊、汉江河畔,四周空旷,平均气温要比城区低5—6度,早上寒风凛冽,雨雪天气不断,一次次的车辆验证工作特别辛苦。
这个卡口点又是外地车辆进出丹江口市城区的关键卡口。随着交通防控措施的进一步升级,张正伟和同事们的工作压力骤增。交通管控,隔断的是疫情,隔不断的是责任。每日往来的车辆很多,张正伟要不停的拦截、验证、解释、劝导。为了减少口罩和防护服的损耗,6个小时的执勤时间,张正伟不敢喝水,吃泡面也是用很少的水泡开。“摘口罩喝水容易把口罩弄脏,防护服也不好脱,就少喝点水,其他同事也一样!咱们忍一忍就过去了。”
深情战友捐赠防疫紧缺物资
张正伟是1993年12月入伍的老兵,三年的当兵生涯让他有一大群亲密的战友。防疫中,他心忧全市防疫物资的紧缺,不时地在战友群里倾诉,偶尔也自豪地将自己“抗疫”的照片分享到战友群。大家纷纷为他点赞。
在看到他执勤的时候没有护目镜,张正伟的两位河南洛阳战友感慨万分,私信联系他,要为他本人捐款购买防疫物资。张正伟考虑到全市很多一线防疫人员都缺少防护物资,便劝说战友们不要把钱捐给自己,改为给丹江口市捐献防疫物资,用实际行动诠释当兵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经过张正伟和战友的四处奔波,他们共筹集到了300个护目镜,5000个口罩,600双防护手套,总价值超过3万元。目前这批物资已送达丹江口市,将由指挥部统一调配使用,分发给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
张正伟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更是一名人民警察,疫情当前,大事帮不上忙,只希望尽自己能力,无愧这身‘警察蓝’”。

孝老爱亲



付俭

谁言忠孝难两全 勇挑重担无怨言
付俭,男,1963年8月生,丹江口市司法局二级主任科员。
在今年的抗击新冠疫情保卫战中,他勇挑重担、忠于职守,担任丹江口市均州路办事处金岗山社区第七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中共党员,他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带领临时支部党员、志愿者们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之中,为人民群众筑起生命防护线;身为人子,他孝老爱亲、传承孝道、毫无怨言,长期照料患有多种疾病瘫痪在床的父亲,以实际行动传承好家风,获得了周围人们的交口称赞。
忠于职守 奋战抗疫一线
金岗山社区第七临时支部所辖区域包括了天使小区、水文站小区、医院9号家属楼、住建局小区,共有住户503户,1000多人,而整个临时支部仅有61名党员干部志愿者,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疫情防控期间,付俭共参与小区值班值守298小时,参与入户调查9次,参与巡逻宣传26次,处理的突发事件矛盾纠纷数不胜数。
有一天过了晚上12点,小区大门按规定已经下闸落锁不允许出入,小区居民张某(化名)突然给付俭打来电话,说要陪着待产的妻子去医院做产检,心情焦虑,十分着急,不由得口中也骂骂咧咧起来,已经躺下休息的付俭迅速赶到了门口,问清事由、解释规定,安抚了张某的情绪,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充分考虑到该居民的特殊情况,体会他即将成为人父的忐忑心情,为其办理了仅限小区门口路段到医院区域出行的临时证明,打开大门让他得以顺利前往医院。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小区82岁居民王大爷,一直以来对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对各项临时规定要求置若罔闻,经常不戴口罩,寻找各种借口外出,仗着年长又是小区老住户,对值班人员也是态度恶劣不听劝阻,有一次晚上他在小区卡口和晚间值班人员纠缠不休,说自己身体不适非要外出买药,值班人员处理不了,就立即联系了值班结束正在医院照顾父亲的付俭。接到电话的付俭马上赶到现场,亲自对王大爷进行劝解,在他耐心细致的解释下,老人态度缓和下来,并办理了外出买药手续出了大门。但很快老人的家属也来到门口寻找老人,告知付俭老人是在编造借口,并非因身体原因迫切需要买药而是在家呆久了非要出去转转。此时天色已经很黑,街道上也没有什么行人,一个老人独自外出并不安全,考虑到这一点,他立刻沿着老人离开的方向开始寻找,在附近路口找到老人将其劝返带回,交到了家属手中。
疫情防控期间,这类事件不胜枚举,很多群众觉得疫情防控工作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对各项规定不理解、不配合。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付俭24小时待命,随时处理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在此期间重病瘫痪在床的父亲也需要他的护理照料。
为父尽孝 传承优良家风
付俭自成家后一直与父亲同住,他的父亲已经89岁高龄,患有肾衰、心衰、甲减、痛风等多种重症疾病,日常照料老父亲喂饭、喂药、擦洗、翻身、按摩、伺候大小便等等都由付俭及其爱人亲力亲为。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他们夫妻俩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行动把忠孝两全演绎得淋漓尽致。今年1月18日,父亲旧病复发病情非常严重,紧急住院治疗,每周需要进行2到3次透析,付俭的爱人秦丹华得知这一情况后于1月22日紧急赶回丹江,本来哥嫂也参与陪护,但后来两人均因感冒被隔离无法出门,陪护病人的任务就落在了付俭及其爱人身上,大多数时候几乎没有时间睡觉,白天仍需要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一天晚间,父亲突然发烧,拉肚子,付俭一直在床边陪护,反复为其擦洗更换护垫,几乎一夜都未能休息,第二天一早又要去社区开会,在下楼梯时头晕眼花险些摔倒。
付俭本人也患有高血压病多年,长期需服用降压药,由于长期夜晚看护父亲导致睡眠时间日夜颠倒而经常失眠,很多时候需要安眠药帮助才能稍微休息一下。他白天既要到社区开会、领取防控物品发放给所辖的4个小区,又要统筹安排好所在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值班值守、消杀消毒、巡逻宣传、入户调查等日常工作,但他不惧艰险、夜以继日、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各小区安康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疫情防控期间,付俭被市委机关党委评为优秀等次,获得了均州路办事处党委授予的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人员表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做到了党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做人与做事的和谐统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孝两全”!


郑顺志
 
退伍不褪色 热血铸军魂
郑顺志,男,1955年1月生,家住丹江口市文化馆家属楼。曾服役于青海80409部队,后毕业于第二炮兵指挥学院,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95年返乡后就职于丹江口市建材装潢公司,2004年由部队所在党支部转入泰山庙社区泰山庙党支部。
他是一名年过六旬的退役老兵,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患病妻子,无怨无悔;他是社区里有名的热心人,总是尽己所能去帮助身边的群众。他处处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情怀与担当。
最美的青春在军营
郑顺志18岁入伍,在青海青藏高原挥洒青春三十载。“寒风凄凄明月光,马嘶鸦鸣悲断肠。此处亘古人难栖,唯有将士敢守防。”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雪域高原当兵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或许这首诗能够形容。他知道青藏高原环境艰苦,也知道高原反应严重,但当他真正来到高原,这里艰苦条件和高原反应远远超过他之前所有的想象,只有18岁的郑顺志硬是咬紧牙关,全凭一种超越常人的意志坚持着,从未说出一个“苦”字,期间他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一路升至上校,所写的论文多次被评优,档案中更是功勋卓著,受到了所在部队的嘉奖。
你的今生我来守护
“我俩是一对甜蜜得让人羡慕的夫妻”。然而,不幸却悄悄降临到在郑顺志的家庭,1992年随军担任医生的妻子江志荣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993年后妻子的病情加剧,医院更是四次下达了病危通知书,严重时她身上出现多处溃烂,生活一度无法自理,只能依靠丈夫帮忙翻身、喂食、换衣...郑顺志背着妻子奔波辗转于青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部队基地医院、第四陆军医院、北京301医院等地寻医问药,终于控制住了妻子的病情。因大量服用激素类药物,妻子双侧股骨头坏死只能依靠轮椅行动,看见妻子受病痛折磨,郑顺志心如刀绞,眼泪止不住地涌了出来,在照料妻子的过程中,他下了一个决心:转业地方。1995年郑顺志转业返乡,在离开部队之时,这个五尺高的铁血男儿与同生共死的部队战友一起抱头痛哭,三十年的军旅生涯,他们有着太多的回忆和不舍。
“我老婆没得病前,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人操劳。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良心,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离开,还算是一个人吗?何况她还是我的老婆,孩子的亲生妈妈。”
每天早上郑顺志准时起床,开始为妻子做饭、洗衣、按摩,为了能让久坐轮椅的妻子全身放松,他专门学习了按摩技术,每天坚持给妻子做一个多小时的按摩,从头到脚,从身前到身后。为了舒缓妻子的身心压力,他常常推着轮椅带妻子出门去河边、公园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美景,整整26年的光阴,郑顺志悉心照顾自己的病妻,始终如一、无怨无悔。
关爱邻里暖人心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永远都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退伍军人的身份,要做到退伍不褪色,不能辜负党和军队的培养教育,要投身于服务群众的行动中! ” 脱下军装后,郑顺志依然坚守初心,使命在身。他所住的小区下水道年久失修堵塞,三十多户居民一致决定让郑顺志负责收取每户两百余元的修理费用,这笔钱在九十年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郑顺志操心请人维修忙前忙后,妻子行动不便坐着轮椅全程监督施工,维修完成后还剩下三十五元钱,大家让郑顺志他们收下作为劳务费,夫妻俩婉言谢绝,用来购置了公用的扫把清扫工具方便大家使用,组织小区住户轮流打扫院子卫生。郑顺志还义务为邻里核对水表、代收代缴水费,坚持义务服务整整7年,直到楼栋更换了新的自来水计费设备。类似这样的小事儿还有很多,虽是一件件平凡的琐事,他却能坚持十年如一日地为群众“跑腿儿”,是邻里公认的值得信任的“老大哥”。
“这么多年来,他军人本色、先锋模范作用从未改过,哪里有矛盾纠纷发生,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当义务调解员。”在社区问起郑顺志,居民们都纷纷抢着介绍。没有任何职位和报酬,邻居有事请他都去,大到产生纠纷、小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积极参与,为别人想办法出主意,邻居们都喜欢听他的。邻居李某的儿子叛逆期,与父母产生了很难调和的矛盾,郑顺志不厌其烦地分别做邻居父母和儿子的思想工作,用自己的当兵经历激励邻居的儿子,是他幡然悔悟,发誓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工作,报答父母养育恩情,并与郑顺志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作为为泰山庙社区党小组组长,优秀党员,现如今已年过六旬的老兵郑顺志,就这样一直用自己的余热,把党的关爱温暖传递到每一位邻里的心里。

 
助人为乐
 


付玉兰
 
关爱邻里 传递真情
付玉兰,47岁,跃进门社区居民,她是城区国土资源所的一名干部,也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中共党员,更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可爱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她是一个非常爽朗热心的人,在她的身上总是让人感觉到亲切和真诚,正是这样一个平凡又伟大的人,做着许多让人为之敬佩的事。
一次跟社区工作者交谈中,付玉兰无意听说辖区内一位刘奶奶和她孙子俩人相依为命,生活遇到了困难。刘奶奶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腿脚也不利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付玉兰就利用工作之余去买了蔬菜、水果、生活用品等一些物资赶紧拉着几个社区人员一同去了刘奶奶家,听说刘奶奶家里线路出了问题,灯坏了,付玉兰紧急联系了相关工作人员对刘奶奶家电路重新进行了安装,而且都重新换上了新的节能灯,让孩子能在明亮的房间里学习。随后的一段时间付玉兰有事没事都会去刘奶奶家走一走看一看,她发现孩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洗澡,她在跟刘奶奶商量之后带着孩子回到了自己家,给孩子做饭、洗澡,并换上了新买的衣服,逢过年过节付玉兰也都会去给刘奶奶和小孙子送些东西,主动询问家里遇到的困难。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起来的疫情,让2020年的这个春节不再一般。随着疫情的严重加剧,各省纷纷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湖北各市封城……一场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役全面打响。疫情期间她放弃家庭团圆,毅然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积极跟着社区人员一起入户宣传、对外出返乡人员进行摸排登记、健康排查点值守……忙得不可开交,即便如此凡是大家有求于他的事,只要符合规定,她总是倾尽全力,想尽办法为大家解决,更值得可敬就是在这么繁忙和关键时刻她也没有忘记去关心刘奶奶跟小孙子俩人,听说小孙子无法上网课严重影响到孩子日常学习,付玉兰买了网卡送去并给孩子做了指导,老奶奶行动不便,她也一如既往的给她们提供一些生活物资……
这些年,她不求回报,只要是她看到的听到的,能够为别人提供帮助的,都会毅然去做,在和她交流中,我们总能清晰的感受到来自她内心深处的那份善良和热情。在她居住的那个小区,只要提起她,那里的居民总会忍不住的赞扬她,从心底里敬佩她。
而作为一名党员,付玉兰更是时刻提醒自已一切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树立模范带头作用,处处保护国家利益,处处为国家着想,在国家利益面前其她一切都是小事,保护国家利益胜过保护自己的任何,把为国家做出的牺牲和付出看作是最高的荣誉。生活中处处为人民着想,付玉兰说“做好事,做好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并且要坚持做。下定决心、想好做什么 、再去行动。所以做一件好事是有意义的”付玉兰用行动诠释着一位党员精神。

欢迎关注水都网微信、微博、水都论坛微社区
  • 水都网微信公众号
  • 水都网新浪微博
  • 云上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