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1 星期一 预警 水位 首页 加入收藏 在线留言
description 丹江口市融媒体中心
政府网 听广播 看电视
云上丹江口 抖音 微视 微信 微博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沟山路弯弯拐上天

丹江口市大沟林区,深藏在丹江口西北角大山中,是我们探幽、访古,放飞心情的好去处!
 
庚子年仲夏,推开七月夏的窗,炙热的气流迎面扑来,我们穿过丹江口水库江北库周路,从习家店朱家营盘山进入大沟。映入眼帘的是墨绿色的葱茏,在群山之间挥毫泼墨,浓重的绿色覆盖着每一寸荒凉,氤氲的翠色芬芳了整个季节。车停大柏林场高山柏油公路上,地处阳明,夏日当空。俯瞰金桩堰水库,像块碧玉镶嵌山壑,库后山岭好似一头金牛扎入库中畅饮,惟妙惟肖。
 
抵大沟油瓶观,翻越大龙山,就是瓦房槽村,区政府所在地。
 
站在分水岭垭口,海拔800多米。斜阳细风中,山花开正艳。晨曦微露中,多少清露染。北看淅水丹江老城镇,南看汉水槐树关。山南是阳坡,山北是阴坡,自古以来是连南接北的重要隘口。我们认为应该有一个响亮的地名:定名“阴阳关”或者是“龙山关”,占居鄂西北豫西南继石鼓关、荆紫关、漫川关之后第四大名关。路过阴阳关,万事都看穿。
 
大沟林业开发管理区座落在秦岭和伏牛山余脉之间,东北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盛湾乡交界,西北与郧县梅铺、白桑关、安阳三镇接壤,东南与习家店、蒿坪两镇毗邻,距丹郧路18公里、库周路25公里,是沟通两省三县(市)重要通道。这里山高林密,青山绵延,莽林密布,地险峻势,民风古朴,自然风光蔚为壮观。境内自然人文风景遍布,境内有小武当,曹家店古街,有古宅,古桥,古村,古塔,古庙,又因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途径于此,写下《徐霞客游记》而闻名。
 
从区政府向东面翻越一座山,来到曹家店,便是徐霞客夜宿的地方。徐霞客《游太和山日记》中记录,“天启三年……又十里,登土地岭,岭南则均州境。自此连逾山岭,桃李缤纷,山花夹道,幽艳异常。山坞之中,居庐相望,沿流稻畦,高下鳞次,不似山、陕间矣。但途中蹊径狭,行人稀,且闻虎暴叫,日方下舂,竟止坞中曹家店。 十二日行五里,上火龙岭。下岭随流出峡,四十里,下行头冈。十五里,抵红粉渡,汉水汪然西来,涯下苍壁悬空,清流绕面。循汉东行,抵均州。……”
 
徐霞客在《游太和山日记》中有“竟止坞中曹家店”记录,曹家店老街是早期大沟小公社所在地,位于曹家店村三组。现在依稀还能看到当年模样,小街两旁民房虽已破败不堪,但残存的石雕、旧砖、木窗无不栩栩如生,玲珑精致。虽然油漆剥落,仍是古色古香,见证着曹家店古街的历史。街上曹家店杨朝均旧宅,仍醒目的耸立在这里。相传始建于明末清初,古宅为二进院。因文革时期遭到破坏,现存正堂和两间厢房、炮楼及供奉祖先的祠堂,雕梁画栋,飞檐翘壁,面积约200平方米。宅内青砖铺地,木栅隔墙。宅院后靠青山,前环小河,藏风聚气。房后山岭上耸立着十几株百年铁坚杉,郁郁葱葱。
 
我们沿着徐霞客游线顺着土石公路登上火龙岭,传说这里原有一座火龙观。北面就是徐霞客“下岭随流出峡”的大柏河,“下行头冈”就是下游的行陡坡,“红粉渡”应该是汉江支流黒沟河了。
 
令人欣慰的是,听说南北向省道280马上开工,这里有两个穿山隧洞,不久,天堑变通途,可以告慰诗人屈原在行斗坡感叹的“可恨坡太陡”了。
 
下山回到曹家店,向北来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家大院和古石桥。据考证,这是当年徐霞客从郧县过来经过的地方。
 
我们再向东顺着新修的三级公路攀爬到铜锣寨山顶,来到有着“十八弯”、“二十四拐”险峻之称的地方。向东俯瞰,公路像一条白色苍龙左拐右突,切开坚硬的大理石山体,“之”字形延伸到谷底。壮哉!壮美无限!惊天地泣鬼神。区党委书记魏天勇说,区区8公里这段路耗资一千多万。彻底改变了过去通村路由于坡降比太大无法行车的惨状,现在行车非常平缓。槽形公路两侧大理石形成的冰花玉矿体反射夕阳,熠熠生辉。我们如获至宝,拣几块石膏状的冰花玉带回家。这条天路就是精准扶贫政策给当地百姓带来的福音,若在过去想都不敢想。这不由使我想起了1989年大沟乡党委宣传委员陈胜才采写的通讯报道《深山牦牛》,反映供销社职工袁有志三十多年往返乡政府和稻田坪村,翻越两座大山挑运货物的感人事迹。
 
大沟林区曾是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交汇的地方,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三里一观,五里一庙”,这里是中原道教信众朝拜武当祖师爷的必经之路,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有成群的信众经此上武当山。目前,通岳观、土地岭石头村、大沟二十四拐、曹家店石桥、扬家老屋、小武当、曹家店老街、火龙岭故道、转山等武当山北神道沿途的景观遗址尚存,成为大沟徐霞客游线的重要旅游资源。
 
行走在大沟林区徐霞客曾径走过的古道上,说不定哪一步下去,就会跟他曾经的步履重合,穿越时空岁月的风尘,与这位明朝伟大旅行家的心灵互动神交!
 
在稻田坪村部稍事休息后,我们慕名来到下游石头村,有一座古庙通岳观。相传它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高大的山门飞檐翘角,青石制作匾额上镌刻着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通岳观”。通岳观的“岳”,是指有“大岳”之称的武当山。这里还有皇室朝武当驻跸的行宫遗址,乡人俗称行宫角。也因此才会在距豫鄂界一步之遥、距武当山不足百公里的土地岭村建通岳观。通岳观是北神道的起点,是豫西南香客朝武当、拜祖师必经之路。
 
在通岳观门前,一棵古槐虬枝发新叶,有两人合抱粗,像娓娓言笑的老者,虽然老态龙钟,却精气神十足。这棵古槐树龄超过230年,清朝乾隆年间栽种于此。
 
土地岭村上百户村民盖房都是用当地石头做建筑材料,坡屋顶用不到一寸厚的石板压盖,墙体用条石衬砌,内墙粉刷,非常原始古朴。正在惊诧,一条菜花蛇从屋顶钻入墙缝。据专家考证,土地岭村古建筑群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距今已有250多年。该村周围岩石大多数为分层岩,比较容易撬起用作建材,为石头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该村对自然材料的运用,真实反映了地域风情、民族风俗的鲜明个性和特征,具有重要的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
 
更为神奇的是村后山中有一条人造水渠,就是从稻田坪引来。环绕在半山丛中,年过半百,从容流淌至今。土地岭村的英雄渠,它是淅川县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唯一现在还在使用的水利工程,有着“红旗渠之父”之称。一部电视连续剧《红旗渠》让安阳林县红遍全国,红旗渠也成了世界闻名、全国一流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可是,红旗渠之父英雄渠至今还坐落在淅川县盛湾镇土地岭村的崇山峻岭之间,默默无闻地为人类输送着琼浆玉液,其背后的故事更是鲜为人知。
 
据村民讲,1958年10月,林县曾组织人员来土地岭学习修渠。当时,英雄渠即将竣工通水,林县人打着旗帜,高呼“人定胜天”、“向淅川人民学习”、“向土地岭人民学习”等口号,来到英雄渠,沿着已经修好的渠道参观考察。这个情节,在电视连续剧《红旗渠》里曾经体现,不过没有提及“淅川”、“土地岭”等具体地名而已。林州人在学习土地岭人修建英雄渠的经验后,立即开始着手修建红旗渠。如今,红旗渠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世界八大奇迹”。然而,英雄渠却依然沉寂深山,默默无闻地为土地岭人民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英雄渠称之为红旗渠之父,一点儿也不为过。
 
在英雄渠没有修建之前,吃水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村民。淘菜水不能泼,澄清之后刷碗锅;刷锅水不能泼,澄清之后洗手脚;洗脚水不能泼,澄清之后饮牛喝……这是当时土地岭村缺水吃的真实写照。
 
英雄渠1957年4月开始谋划,到1959年3月建成,历时二年零三个月。英雄渠南起湖北稻田坪村邓家河,往北流到丹江口水库,渠底宽2米、高1.5米,全长16000余米。其间削平了15座山头,穿越10条深沟,架设40余个渡槽,开拓2个山洞,修建各种建筑物200余座,挖砌土石方达100余万立方米,用石头垒砌,石灰勾缝。目前,英雄渠除供应土地岭及邻村10000余名群众饮水和灌溉外,还具有灌溉、发电、排涝等作用。
 
在石头村晚饭后,我们径自向南,翻越一个山垭,南北鄂豫大地已是灯火阑珊。下习家店杨家堡,走库周路返回。
 
欢迎关注水都网微信、微博、水都论坛微社区
  • 水都网微信公众号
  • 水都网新浪微博
  • 云上丹江口